欢迎光临购物资讯网

315数据泄露(315打假数据)

时间:2023-11-27 21:18:52作者:购物资讯网 分类: 购物网站 浏览:547

最近,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就发生了一件悲剧。他的妻子离家出走,他准备离婚。别人的私事我不关心,但这家伙的事太“具有当代意义”了,我破例把它作为谈话的引子。

这位兄弟的遭遇实在是太残忍了。这十天里他做了两件事。

315数据泄露(315打假数据)

首先,他泄露了与妻子的裸照。事情是这样的。他关注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扫描了二维码,最后免费打印了五张照片。结果第二天,他和妻子的加密私照就在网上泄露了。

我的妻子终于原谅了他,但她在单身时发现了自己的网上购物清单。当然,女人生气不是因为她买了假货,而是因为这个兄弟买了一堆情趣用品,而且用的人当然不是她,因为她太生气了。我还没有认识这个朋友。

哎呀,我听了之后真是惊呆了。毕竟也是互联网……普通老百姓只是哭着跟在我老婆膝下。

因为我被这个哥们的事件感动了,所以我约了两家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和数据经理来谈谈网上个人数据的安全。

不说不知道,但一说就会震惊。

一个数据:半个月内爆发两起个人信息盗窃大案,信息数亿条。

说实话,还是挺震撼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媒体报道了两起个人信息被盗的重大案件。

一是公安部查处50亿条个人信息被盗事件。日前,公安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6名,初步查获被盗公民个人信息50亿条,涉及物流、医疗、社交、银行等。

央视报道50亿条个人信息被盗重大事件

二是广东省警方打掉6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查获涉及全国公民的个人信息近亿条。 2月28日上午,广东省公安厅通报,广东省警方近日开展“飓风一号”专项封网行动,成功打掉6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打掉14名犯罪分子。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查获涉及全国公民的138人、近亿条个人信息,查获银行卡2000余张以及一批电脑、手机、存储设备。

“飓风1号”专案组办案

广东警方调查发现,在“飓风一号”项目中,一个犯罪团伙自称“16K”,这意味着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多达16个省份的公民个人信息,掌握受害者的行踪。

真的很可怕,50亿条个人信息,来自16个省份的个人信息,这些数字让小编震惊了。

我不禁要问,网络上的个人信息真的这么容易大规模泄露吗?

上述小编的技术朋友表示,除了少数巨头外,互联网企业普遍在数据安全方面的投入很少,防范意识也较弱。 “公司发展得越大,系统就越复杂,安全防护需要的钱就越多。而且这个投入也不小。对于普通的互联网公司来说,首先得用钱来解决发展问题。至于数据,如果泄露了,我们无能为力。”

而且,即使是互联网巨头公司,包括银行,员工在办理业务时也会接触到数据。他们暴露的越多,能够获得的信息就越多,就有被盗窃的机会。 “更何况,公司员工通讯录被拿走了;至于平台上的用户数据,大公司有更严格的防范措施。窃取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

犯罪嫌疑人郑某鹏

目前,作为员工从公司窃取个人数据比从外围攻击对方的服务器更容易。在50亿条个人数据被盗大案中,犯罪嫌疑人郑某鹏依靠频繁跳槽、前往不同互联网公司窃取用户数据。据报道,郑某鹏曾是京东的技术人员,也曾在百度、新浪微博、亚马逊等公司工作过。腾讯一直在打击黑色产业链,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大的黑色产业链的成员,与利益集团交换利益。

一位数据分析师朋友警告我,在访问社交网络和游戏网站时要特别小心,谨慎暴露个人信息。 “三大运营商掌握了所有互联网用户的数据,但他们自己不收集,外人怎么可能窃取?银行的安全系数其实不高,但大多数人不敢碰银行,因为银行发现问题肯定会被抓。新兴互联网公司收集了大量数据,却没有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使得安全门更容易被攻破。”

分析:数据安全问题将持续爆发,负面影响难以预测。

在互联网领域,数据被称为真正的金矿,窃取数据就相当于挖金子。

例如,在上述第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韩某亮获取数据信息,并利用其在其赌博平台上进行精准宣传、广告、邀请投注,扩大棋牌赌博平台的影响力。韩某良非常准确地使用了被盗信息数据。并非所有信息被盗的人都会得到晋升或被邀请赌博。被提拔的人,大多是有一定社会活动的人。

个人信息被犯罪团伙窃取

例如,上述广东案件中,犯罪团伙购买金融机构的坏账,然后通过向债务人追债获利。在追债活动中,犯罪嫌疑人为了准确掌握债务人的身份、地址等个人信息,首先购买债务人的住房、电信、快递等一系列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其下属。用于收债。因信息泄露,收债员多次上门讨债。

小编判断,目前只有少数人知道窃取数据可以带来巨额利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个牟利渠道,数据盗窃案件必然会大量爆发。此外,个人隐私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货币化。

届时,各种血腥大戏就会上演。开头提到的那位弟兄并不是唯一一个放弃膝盖的人。

因此,例如上述广东案中,犯罪团伙购买了金融机构的坏账,然后通过向债务人追债来获取利润。在追债活动中,犯罪嫌疑人为了准确掌握债务人的身份、地址等个人信息,首先购买债务人的住房、电信、快递等一系列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其下属。用于收债。因信息泄露,收债员多次上门讨债。

小编判断,目前只有少数人知道窃取数据可以带来巨额利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个牟利渠道,数据盗窃案件必然会大量爆发。此外,个人隐私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货币化。

届时,各种血腥大戏就会上演。开头提到的那位弟兄并不是唯一一个放弃膝盖的人。

所以,小编呼吁大家不要只在3.15关注假货。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器官、互联网就像人们的皮肤的今天,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比如消费者的隐私权。

连线:外媒预测虚拟专用网络(VPN)将从小众走向大众。

保护网络世界的个人隐私,除了立法之外,技术将发挥更直接的作用。据外媒评估,2017年值得关注的十大技术趋势中,其中之一与个人隐私保护有关:虚拟专用网络(VPN)将从小众走向大众。

这里小编就不解释技术原理了。我只是想说VPN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加密的通道,防止窥探。据外媒估计,VPN将于2017年从小众走向大众,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让网络用户能够保护自己的数据隐私,防止窥探、入侵和身份盗用。

此外,英国还通过了《调查权力法案》(也称为《窥探者宪章》),该法案将推动VPN 的发展,因为人们意识到该法律意味着他们的数据可能会受到损害。在工作场所,IP电话、视频会议和远程工作的兴起也使得VPN变得不可或缺。

这项技术在中国的普及感觉不会太快。毕竟,公众保护隐私的意识还没有培养起来。我们强烈建议您不要只关注3.15的假货。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器官、互联网就像人们的皮肤的今天,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比如消费者的隐私权。

连线:外媒预测虚拟专用网络(VPN)将从小众走向大众。

保护网络世界的个人隐私,除了立法之外,技术将发挥更直接的作用。据外媒评估,2017年值得关注的十大技术趋势中,其中之一与个人隐私保护有关:虚拟专用网络(VPN)将从小众走向大众。

这里小编就不解释技术原理了。我只是想说VPN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加密的通道,防止窥探。据外媒估计,VPN将于2017年从小众走向大众,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让网络用户能够保护自己的数据隐私,防止窥探、入侵和身份盗用。

此外,英国还通过了《调查权力法案》(也称为《窥探者宪章》),该法案将推动VPN 的发展,因为人们意识到该法律意味着他们的数据可能会受到损害。在工作场所,IP电话、视频会议和远程工作的兴起也使得VPN变得不可或缺。

这项技术在中国的普及感觉不会太快。毕竟,公众保护隐私的意识还没有培养起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